近嘉頓的大埔道,位於兩個大型徙置區之間, 是李鄭屋街童前往uncharted area 探險的化外之地, 是兒時友儕互嚇,稱之為二馬路的源頭,拐子佬常出没的地方。今天路經此地,對這店有此觀察……
一晃幾十年。人老店也老。這許多年來,習慣了它的存在,彷彿它没有消失的理由。 這鐘錶店有幾十年的歷史了,今天經過,看到横幅,表示快將结業。
快將结業的鐘錶店,有一種凄然的魅力讓人想得出神: 鐘錶叙述時間,卻不能幫助人留著時間; 賣鐘錶計時儀器的店舖,在時間洪流中挺過,風光過,最後被冲走。
得其利是、依度、樂都、山度士,都是有記憶以來的名牌,今天看來,彷彿是博物館的典藏,時光錦囊中的文物。
「櫃中腕錶賣得七七八八之日,也是我店關門之時。」 無唏嘘,無抱怨,八十歲的店東陸老先生側望著我,淡淡地說這話。對,時光流逝,時間舞台上,人物出出入入, 是事物發展規律。雖然没有定下明確的關店日期,但老人家自我制定的合约,卻必定會執行。
老人家脸上縐紋和佝僂的身軀,是時間流逝的痕跡。這街道,我太熟悉了,聽了他這話,腦裡泛起曹禺的《茶館》: 一間老店,經歷了幾個世代,看盡了多少人物,今天這鐘錶店,這老先生,何嘗不是?
只想套用劇中老闆的一句北京常用語「硬硬朗朗」, 來祝願陸老先生身體健康!
記大埔道廣生表行。5/1/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