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小孩對話,常有驚喜, 他的眼睛盯在你的鼻子上, 上下左右打量, 睫毛每一次上下眨動, 像scan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每一个表情背後的含意, 你解釋蛀牙的原因, 一板一眼的細述牙菌膜的成因......天啊, 不超過10秒, 他的眼睛斜望天空, 對着白雲扮鬼臉, right, you better change the subject now!
急忙說, 白雲下遠方的印度, 户户種有Neem樹, 對啦! n-e-e-m ! 前面的是 n , 後面是麥當奴的合口 m, 當漢堡包的影像仍末在他的記憶系統出現前, 請記得返回牙菌膜的成因這个主題之上...土人飯後折摘 neem 樹幼技, 細細咀嚼, 讓汁液殺菌......
每次與小孩對談, 與其說是教導小孩, 不如說是自己腦內 schema of knowledge 內部資料的串連, 組合和解釋, 是自身知識的重温; 小孩是否如沐春風, 享受知識帶來的欣喜, 抑或如跌坐在螃蟹吐出的大泡泡內, 迷失在腥臭的、重覆的、艱澀的詞彙之中? 家長們,當中有很大的學問要鑽研啊! 但首先要問自己, 你有足夠的童心, 愛心, 去把每句話, 說出來嗎?
(與朋友幼齢兒子曉佑聊天, 有感而發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