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食菠蘿包,有感。愈寫愈長篇》下集
( 地點:台南 )
4)菠蘿包的家世。Cultural Heredity
a)茶餐廳文化,菠蘿包奶茶揳胃罅
香港接受西風較早,銀行大班,政府人員,每天 "奉旨"(機構員工福利) tea break;普羅大衆,白領藍領,同樣3點3下午茶。
香港人拼搏,工作地點與睡床之間,容不下怠慢。港人常言:辛苦搵(錢)來自在食,半日工作下來,在冰室/茶餐廳飲杯茶,清空腦袋,準備下半場打拼,一杯茶的時間,透透氣,交換市場資訊, gossip exchange,或呆坐一角,共同點是…豪氣地叫道 :
"伙記! 嚟杯奶茶,一隻菠蘿油! 唔該。"
餐廳後欄多是烘焙室,焗製麵包,晨六晚三,出爐各一次。吃一隻菠蘿包飲杯奶茶,剛好楔胃罅,份量不太多,但足以令人 fully recharged,可捱到晚上七、八點。
b) 菠蘿包,烘焙奇芭
Historical及文化context下檢視一隻菠蘿包,透過味覺,可俯視它的今生,也可遙望它的前世。早期英治時代下的香港,數間大洋行如太古、和記的 Clipper 兜了地球大半圈, 把歐洲麵粉,印度、錫蘭、馬來西亞的油、糖、茶,運到香港,泊在中上環,入庫,再推銷到每區的街邊大牌檔,冰室(再演變成茶餐廳)。
日不落帝國環球貿易供應鏈,無心插柳,造就香港中上環維港旁某橫街冰室的烘焙師傅,參照歐式麵包,製作出菠蘿包這甜包奇芭。這食材的組合及製法,塑造了菠蘿包的形態與味道,之後輾轉流傳、定型,到後來成為我們在吃的記憶中,帶有童年幸福感的一段。
5) 菠蘿包,性格共融。
Complexity vs Harmony
菠蘿包的屬性,是多維度的,甜鹹脆軟冰火,和諧共處(政治Symbolism者大可視之為美好國度的比喻:))。先是,60年代菠蘿包外脆內軟,屬上品。不知何年(大概到了70年代的香港,冰箱已十分普及),在剛出爐的菠蘿包中放入冰凍的黃油塊,一口咬下,OMG,天雷勾動地火:
冰凍 vs 火熱,
微甜 vs 微鹹,
香脆 vs 柔軟。
三個對立面,矛盾而和諧。
怪哉。善哉。
美哉!感覺真美妙,多年來,人們嘴巴及舌頭的認同,成就了它在香港味之中的地位。菠蘿包多年演變,可以說是口味、視覺的最大公約數。
6) 菠蘿包邂逅台南
台南府城這店名曰 "李老闆",玩味十足。赤崁樓南行4分鐘,舊街中,騎樓下的摩登小舖,播放香港電台歐美歌曲,偶爾來個商台18樓C座冇牙三姑周老闆,推介的竟是香港上世紀以還,發展出來的地道香港味,不同的歷史文化元素邂逅/碰撞/凑拼一起,好玩極了,置身其中,眼晴望著菠蘿包,腦內懷舊開心激素上升。一包既盡,奶茶喝光,我以抑揚頓挫的港式廣東話,豪氣而禮貌地大聲要求encore…
" 勁! 李 老 闆 ! 真喺唔錯 !
嚟多隻菠蘿油、
一杯奶茶,唔該!
哈哈哈哈哈! "
......
李老闆香港菠蘿包店。台南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