菠蘿包(下篇)。矛盾而和諧,美好新國度

《食菠蘿包,有感。愈寫愈長篇》下集
( 地點:台南 )

4)菠蘿包的家世。Cultural Heredity

a)茶餐廳文化,菠蘿包奶茶揳胃罅

香港接受西風較早,銀行大班,政府人員,每天 "奉旨"(機構員工福利) tea break;普羅大衆,白領藍領,同樣3點3下午茶。

香港人拼搏,工作地點與睡床之間,容不下怠慢。港人常言:辛苦搵(錢)來自在食,半日工作下來,在冰室/茶餐廳飲杯茶,清空腦袋,準備下半場打拼,一杯茶的時間,透透氣,交換市場資訊, gossip exchange,或呆坐一角,共同點是…豪氣地叫道 :

"伙記! 嚟杯奶茶,一隻菠蘿油! 唔該。"

餐廳後欄多是烘焙室,焗製麵包,晨六晚三,出爐各一次。吃一隻菠蘿包飲杯奶茶,剛好楔胃罅,份量不太多,但足以令人 fully recharged,可捱到晚上七、八點。

b) 菠蘿包,烘焙奇芭 

Historical及文化context下檢視一隻菠蘿包,透過味覺,可俯視它的今生,也可遙望它的前世。早期英治時代下的香港,數間大洋行如太古、和記的 Clipper 兜了地球大半圈, 把歐洲麵粉,印度、錫蘭、馬來西亞的油、糖、茶,運到香港,泊在中上環,入庫,再推銷到每區的街邊大牌檔,冰室(再演變成茶餐廳)。

日不落帝國環球貿易供應鏈,無心插柳,造就香港中上環維港旁某橫街冰室的烘焙師傅,參照歐式麵包,製作出菠蘿包這甜包奇芭。這食材的組合及製法,塑造了菠蘿包的形態與味道,之後輾轉流傳、定型,到後來成為我們在吃的記憶中,帶有童年幸福感的一段。

5) 菠蘿包,性格共融。
Complexity vs Harmony

菠蘿包的屬性,是多維度的,甜鹹脆軟冰火,和諧共處(政治Symbolism者大可視之為美好國度的比喻:))。先是,60年代菠蘿包外脆內軟,屬上品。不知何年(大概到了70年代的香港,冰箱已十分普及),在剛出爐的菠蘿包中放入冰凍的黃油塊,一口咬下,OMG,天雷勾動地火:

冰凍 vs 火熱,
微甜 vs 微鹹, 
香脆 vs 柔軟。

三個對立面,矛盾而和諧。
怪哉。善哉。
美哉!感覺真美妙,多年來,人們嘴巴及舌頭的認同,成就了它在香港味之中的地位。菠蘿包多年演變,可以說是口味、視覺的最大公約數。

6) 菠蘿包邂逅台南 

台南府城這店名曰 "李老闆",玩味十足。赤崁樓南行4分鐘,舊街中,騎樓下的摩登小舖,播放香港電台歐美歌曲,偶爾來個商台18樓C座冇牙三姑周老闆,推介的竟是香港上世紀以還,發展出來的地道香港味,不同的歷史文化元素邂逅/碰撞/凑拼一起,好玩極了,置身其中,眼晴望著菠蘿包,腦內懷舊開心激素上升。一包既盡,奶茶喝光,我以抑揚頓挫的港式廣東話,豪氣而禮貌地大聲要求encore…

"  勁! 李 老 闆 ! 真喺唔錯 !
嚟多隻菠蘿油、
一杯奶茶,唔該! 
哈哈哈哈哈! "

......
李老闆香港菠蘿包店。台南

.

菠蘿包(上篇)。美味小星球。有容乃大

《食菠蘿包,有感。愈寫愈長篇》上集
( 地點:台南李老闆香港菠蘿包店 )

"李老闆 ! 來一隻菠蘿油、一杯奶茶,唔該!"

1) 搭飛機去台南食菠蘿包? 

香港追求速度,某些方面難免犧牲質素。我對香港很多食品,早已不存奢望,但在台南這個慢活城市,香港來的店主夫婦,竟有能耐,把我們60年代,兒時在香港冰室所吃到的口味,重現出來。喜出望外!老中青香港仔香港女,將來可能需搭飛機來這店排隊購食,好重溫他們腦海中,當年茶餐廳吊扇下,菠蘿包本尊的口味。

2) 菠蘿包烘焙。高手創造美味宇宙。 

烘焙高手先弄清楚麵粉的筋性 (protein bondage),酵母需用糖之份量,靜置時間,油鹽糖比例,混合次序,OK,成竹在胸,怡然一笑,開啟爐火,創造美味小宇宙!

出爐菠籮包,如新生小星球,混沌中誕生,"小星球"的表面,將裂未裂,捧在手中,猶恐吹彈即破,吃的時候,要帶點慎,抑制嘴嚼肌强烈的衝動,免把脆皮一下子揑破。 

平庸之輩所製之菠蘿包,空有模樣,活不出靈魂 :食味徧酸,黏牙痴舌,真箇臨摹大千先生水墨蝦不成,東施效顰,畫了龍蝦,貽笑大方。天堂與地獄口味,既遠又近,烘焙師傅的經驗、悟性和天份是 trump card,决定了兩者的邊界。 

李老闆是技術上乘的 card player。毫無疑問。

3)菠蘿包,有容乃大。 
Compatibility Wins All! 

翻查網上資料,菠蘿包2011年榮升爲台灣四大包之首。原因很多,我認為基本因素是皮脆包軟,包的本身猶如電腦的OS操作系統,開放式,有容乃大,可兼容其它的可能。把包剖開,加入冰黃油塊,美妙的樂章,戛然來一個變奏,生出另一口味,Compatibility wins all,得食客的歡心,有其原因。